在太阳系中,由于接近太阳,水星经常埋没在太阳的光辉中,是金木水火土五颗行星中最难看到的一颗。
只有等到水星、太阳的角达到,即大距离时,我们才有机会看到水星的真实面貌。
一般来说,水星在太阳东侧被称为东大距离,在太阳西侧被称为西大距离。东大距离时,可以在黄昏时的西方地平线上找到水星的西大距离时,水星出现在黎明时的东方低处。
据国内媒体报道,天文专家表示,3月6日,2021年第二次水星距离也是第一次西大距离在天宇上演。
当时,如果天气晴朗,中国感兴趣的公众可以通过双筒望远镜或小型天文望远镜在大距离前后几天早上观察这颗太阳系中最小的行星。
6日凌晨5点左右,晴天好的话,大众可以找到视野开阔的地方,面向东南的低空,首先找到亮度为-2.0等的木星,很明显,很容易识别。
然后以木星为导航,木星左下不远的是亮度达到0.1等的水星,通过双筒望远镜和小型天文望远镜更容易看到。
另外,3月5日,水星和木星最接近,两者之间的间隔在0.5度以下(满月的视径)也值得一看。
2021年,水星共有6次距离现象,东大距离和西大距离各3次,下一次水星距离发生在5月17日,是东大距离。
水星(英语:Mercury拉丁语:Mercurius),中国古代被称为星星,西汉《史记者天官书》的作者司马迁从实际观察中发现星星是灰色的,与五行学说联系起来,以黑色为水,命名为水星。
水星是太阳系八大行星中最小、最接近太阳的行星。轨道周期为87.9691天,116天左右与地球结合,公转速度远远超过太阳系的其他行星。
水星因快速运动被称为墨丘利,是罗马神话中快速奔跑的信使神。水星是表面昼夜温差的行星,大气层极薄无法有效保存热量,白天赤道地区温度达到432°C,夜间达到-172°C。
水星轴的倾斜是太阳系所有行星中最小的(约1°30度),但有的轨道偏心率。水星远点的距离约为近点的1.5倍。水星表面遍布环形山与月球等卫星类似,其地质在数十亿年来处于非活动状态。
水星无四季变化,行星中只有它与太阳轨道共振。每次自转三次的时间几乎等于绕太阳两次的时间。从太阳看水星,参考其自转和公转,每两颗水星年只有一个太阳日。